鹦鹉鱼病怎么预防?
鹦鹉鱼是丽鱼科的一个分支,由于其头型酷似鹦鹉的嘴巴而得名。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鹦鹉鱼大多是人工繁殖,由于经过高度的杂交以及为了符合观赏需要,造成了这一类鱼天生畸形,因此抵抗力相对较弱。鹦鹉鱼常见的疾病主要有黑化、白点病、烂肉、烂尾、肠炎等。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病为主,以治疗为辅。
想要预防鹦鹉鱼体发病,可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水质
鱼体抵抗力差更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喂养时应注意营养均衡,不可暴饮暴食,应定时定量投喂。水质条件差(如亚硝酸盐、氨氮含量高、pH值等指标不达标)也会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所以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更换水质是预防疾病的根本措施。
保持水温的稳定
温度的剧烈变化会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因此维持水温的稳定非常重要。日常饲养时应保持水温恒定,冬夏两个季节应做好保温和降温工作,此外,在这两个季节也不宜给生病的鱼治疗(比如不能药浴)。这两个季节治疗鹦鹉鱼疾病应把治疗缸的水温控制在25℃左右,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
注意容器内设施的消毒
容器内设施(比如水草、过滤棉、石头、打气泵、测水仪等)上面容易粘附细菌和病毒,尤其是测水仪在测量时接触底部的脏物较多,因此在使用前应先消毒。水草最好就不要养在治疗缸里。
要保持体表无伤
鹦鹉鱼常被缸里的鱼或者容器内设施刮伤或者咬伤,这样更容易使细菌和病毒入侵鱼体,所以最好单独养,并且容器内的设施(比如水草、过滤棉、石头等)应尽量选用光滑的,并且在使用前应先消毒。一般治疗鹦鹉鱼的容器我都会用开水烫5分钟左右,晾凉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