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多大打狂犬疫苗好?

贡彬静贡彬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接种时间的问题 很多主人担心,给狗狗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后,狗狗会产生抗体,就不会得狂犬病了吧。 事实是,目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都是弱毒疫苗。即含有弱活病毒的疫苗,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没有病毒蛋白),以达到预防狂犬病的效果。

当机体接触到弱毒疫苗后,会启动免疫应答,同时部分狗会发生轻微的应激反应如食欲不好、精神差等,这些反应通常会在数天内消失。 接种完疫苗后,一般7-10天血清中的抗体就可以达到一定水平了,此时如果被犬伤或者接触病人的分泌物,完全可以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但完全产生抗体的水平要等到第二次注射后一个月左右。所以,在疫苗生效前,请不要让爱犬和其他动物直接接触,以防万一。

其次,需要强调的注意事项 当宠物感染了肝炎病毒、细小病毒或冠状病毒时,应当中止疫苗接种,待疾病康复后再行接种。 刚出生的幼犬,由于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尚未消失,短期内一般不会患传染病,因此不需要特殊免疫;但是,当幼犬满3周龄时,应及时注射第一针疫苗。 处于发情期的雌犬和雄犬不宜注射疫苗。 接种疫苗后,犬体内长期存在微弱的一类抵抗病原体侵袭的免疫细胞群,可以持续保护犬免于发病。 但是这类细胞无法清除侵入体内的病毒,因此注射疫苗后,犬仍有感染该病的可能,但是几率较低。

能紫玲能紫玲优质答主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所以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动物而言,预防都特别重要。而预防狂犬病的最好手段就是疫苗免疫。

首先要了解一下狂犬病病毒是如何进入动物体内的。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唾液中的病毒通过粘膜或神经丰富的无毛伤口比如嘴、肛门等进入动物或人体内,然后通过神经向中枢神经(脑部)转移,到达脑部后会大量繁殖并影响脑部正常功能,然后病毒会通过神经传递到达肌肉影响肌肉功能,如口腔的咀嚼肌和咽部肌肉,导致不能咀嚼和吞咽,喝水时吞咽困难而大量流涎,因此狂犬病在一些地区又叫“恐水病”。

了解了狂犬病病毒的致病过程,就可以了解到狂犬病的预防重点。因为狂犬病病毒非常容易被消灭,比如在37℃5分钟即可灭活,而在煮沸的水中1分钟即被消灭,对紫外线以及常用消毒制剂比如酒精、碘制剂及次氯酸消毒液等均敏感。但是通过口腔等处进入体内的病毒随着神经向脑部转移的过程中,任何消毒药物甚至机体本身的免疫抵抗力都无法接触到病毒,因此也影响不了病毒向中枢神经转移,而一旦病毒到达了脑部,又没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在病毒到达脑部之前,也就是病毒在向外周神经向脑部转移的过程中是预防的重点。

从疫苗免疫后机体产生抗体到体内抗体消失,抗体在血液中保持有效浓度的时间有长有短,称为抗体持续期。抗体产生时间和抗体持续期与疫苗毒株、活病毒浓度、佐剂、生产工艺以及宿主的年龄和免疫系统、是否怀孕的、是否在哺乳及使用了免疫抑制剂、是否患有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免疫接种是否规范等有关系。使用高品质的狂犬病疫苗可以激发身体更高效价以及更长持续期的抗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狂犬病是一种几乎100%致死率的烈性传染病,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手段,因此预防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免疫的宠物体内能够时刻具有足够的抗体,尤其是被犬误伤或发生打斗时有抗体存在,建议犬在12周龄以后接种狂犬病疫苗,并且以后每年接种一次,有条件的话,每半年接种一次是最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