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副流感会传染吗?
犬副流感病毒感染,又称狗流行性感冒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 CIV)感染是狗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该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有报道 1、临床症状与疾病潜伏期 本病的潜伏期为2~4 d,患犬发病后体温可升至39.5~41℃之间持续 3~7 d,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眼鼻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结膜水肿有充血,常伴流涎、咳嗽、打喷嚏等症状;个别病例出现腹泻,粪便呈黄色、灰色或绿色,含少量粘液及血液。 部分犬呼吸道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而不咳嗦、喷嚏和流涕等鼻腔卡他性炎症症状。
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药物,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病毒、抗菌消炎、止咳平喘、补液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方法治疗。 本病无显著的临床特征,以咳嗽、鼻塞、流泪为主要表现,病程通常为7天,但也有长达6周的,死亡率较低,仅见于老龄犬和高易感性犬品种中。 2、实验室检查 本病确诊需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及病原学检验结果。 目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以及病毒分离和鉴定来作出判断。通过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抗原进行检测是最常用且最准的判定标准,可采用血清学方法如血凝试验(HA) 和血凝抑制试验(HI);鼻拭子涂片染色观察病毒颗粒;分离培养动物体呼吸道上皮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然后鉴定病毒株型别[6]。 为了鉴别诊断,应采集可疑患犬的眼屎、鼻涕、痰液等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培养,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免疫预防 目前仍没有一种可靠的预防方法,但可通过接种疫苗使犬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我国于2004年从美国引进CIV疫苗用于犬防制,虽然疫苗能有效防止犬CIV感染的发生,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和研究,主要有:
①接种途径不当导致无效疫苗接种现象发生。由于口灌疫苗的剂量不易掌握,而且被吸收的疫苗可能不能被有效地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不建议用口服方式进行CIV疫苗的免疫接种,而应该选择肌肉注射方式加强免疫效果;另外,不同品种的犬只接受疫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免疫前应先做试针。
②接种时机不妥当。有些宠物主人在给幼龄犬接种疫苗后,往往等到犬已感染CIV后才去就诊,这时再进行治疗就有点“亡羊补牢”的味道了。实际上,对于幼龄犬来说,其母源抗体的水平一般能维持到4月龄左右,所以建议最好在犬4周龄时开始加强首免,这样就能有效预防犬CIV病毒的侵袭。
③免疫程序不科学。目前普遍采用的免疫程序是将弱毒疫苗作为首免和二免,而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再以灭活苗进行加强免疫,但这种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在弱毒疫苗的基础上再注射灭活苗,可能会引起犬的免疫耐受反应或产生交叉耐药作用;另一方面,在初次接触该病原菌后不久即对其进行免疫,有可能导致抗体水平下降过快,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④存在潜在交叉感染的危险。一些兽医诊所在给犬注射灭活疫苗的同时也为其注射了活疫苗,这种作法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因两种不同剂型的疫苗混合而引发交叉感染的可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某些国产灭活疫苗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这也大大影响了该产品的信誉度及其在犬群体中的推广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