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可以体外驱虫吗?
不可以,且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宠物接种疫苗是为了刺激机体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而进行体外驱虫是为了驱除体表寄生虫,如虱子、跳蚤和螨虫等。二者作用的目的地不同,体内注射的疫苗是注入体内的血清或者灭活的病原体,目的是让机体能识别病原体,做好防御准备;而体外使用的药物是直接涂抹或者注射到皮肤内,作用于体表寄生虫。接种疫苗不能代替驱虫工作。
如果宠物接种了疫苗就可以完全避免感染相关传染病,那么对寄生虫病的防护也就失去了意义。反之,即使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宠物,只要做好定期驱虫,也不至于感染相应的传染病。所以,无论是否接种了疫苗,注意预防寄生虫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对于已经接种了疫苗的宠物,使用相关的驱杀药物也是必要的。因为在疫苗作用下,动物体内会产生相应抗体,但抗体滴度是有时间限制的,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步下降。为了维持足够的抗体滴度,需要定期给宠物进行驱虫。否则,尽管接种疫苗后能够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但如果体表寄生了大量寄生虫,则会通过摄取食物中的营养来维持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最终影响宠物的健康。 建议每月驱虫一次,特别在换季时期(春季和秋季),可以适当增加驱虫频率。
另外,由于疫苗本身属于生物制品,而许多生物制剂都可能存在免疫原性,即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因此在使用疫苗前应该先给小动物进行皮试,确定不存在免疫反应后再行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