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疥癣病用什么药?
该病主要发生于耳部和眼眶的周围、上唇及鼻翼两侧、肛门及生殖器周围,然后波及到躯干和四肢。
患部皮肤潮红,有疹状小丘疹,伴有剧痒、病兔抓挠患处,皮肤损伤后,继发细菌感染,被毛污秽、湿痒、结痂、脱毛,皮肤增厚、皱缩、龟裂,出现溢出油性分泌物的水疮及湿疹,并发出难闻的恶臭气味。由于病兔皮肤损伤造成自动吸食铁锈色血红蛋白尿,临床上出现显着的消瘦、贫血、衰竭而死亡,病程长短不一,一般需要2-6个月。根据流行病学和临诊症状不难作出诊断。
治疗
对早期感染的病兔,可剃除患部的被毛,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液清洗擦干后,涂擦硫磺水杨酸软膏(二硫化硒200g,水杨酸200g,凡士林400g),伊维菌素注射液皮下注射(0.3mg/kg)或皮下注射抗疥癣针剂每千克体重1ml,同时,注射菌必消20mg/kg,每日一次。一般需要3-6次即可见效。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兔场、器具及环境消扫消毒,注意防寒保暖,并定期在饲料或饮水中按4-5mg/kg的量添加氟苯尼考1天,隔10天再连喂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