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虫皮肤病很痒?
皮下寄生虫病
皮下寄生虫病主要有:弓形虫病、包虫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后圆线虫病、网尾线虫病、并殖吸虫病、舌状绦虫病和莫氏绦虫病等。
以上各种虫病,除蛔虫、鞭虫、莫氏绦虫和弓形虫由于寄生部位较深,一般不能直接导致皮肤病变外,其他虫病在感染的初始阶段或幼虫迁徙过程中,或在人体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可出现皮疹、皮肤紫癫、荨麻疹,并有皮下结节与包块,尤以隐匿部位为多见而容易被忽视,以致误诊时间过久,增加了治疗与护理的困难,同时也给该病的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条件。
皮下寄生虫病皮损的共同特点为皮下结节或包块,触之有坚实感、无移动性。结节和包块大小不等,其部位以好发于面部、四肢、胸腹和腰部,皮损多数呈对称性。皮下结节和包块有时可发生破溃,从破溃的伤口可挤出虫体。除蛔虫、鞭虫病或绦虫病患者伴有消化功能紊乱,莫氏绦虫病与弓形虫病患者有高热外,皮下寄生虫病通常无全身不适症状。
皮损破溃后有虫体排出是诊断皮下寄生虫病的有力证据。皮损好发部位及皮下有特征性结节和包块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当发现皮下有特异性的结节和包块时,可行皮损局部组织病理检查,同时检查大便常规,或做血清特异抗体测定均可帮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