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蛉鹦鹉是什么?

蓬欣瑞蓬欣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草蛉是什么

草蛉(汉语拼音:caoling),属于脉翅目Neuroptera草蛉科Chrysaledae。又叫潜虫蛉、金蜻、亮金龟儿、金蚂螂,通称草蛉。寄生昆虫变态的一类肉食性昆虫,主要寄生在杂草上,农业昆虫敌。在中国,草蛉主要用以防治菜青虫,也可防治小菜蛾、蚜虫、粉虱以及其他同翅目害虫。主要饲养品种有丽草蛉和柳叶草蛉。

草蛉有1300馀种,分在21属。在中国已记载的有230种,分在9属。

草蛉通称大翠蝇,外形类似蜻蜓,因其幼龄(幼虫)期主要为害草寄生在杂草上而名。体一般短小柔软,长5~15毫米,黄、褐或绿色,有金属光泽;复眼大、几乎贴接,复眼内有暗色放射状纹理,单眼3枚;触角长、丝状,由30~60个细小环节构成;前、后翅几乎等大,网状翅脉,膜质透明,局部生有彩色鳞片;口器适于吸吮,第1对足稍长,后2对等长,适于捕食。

草蛉一般生活于平原地带,常见于麦田。幼龄期有缨覆盖,行动敏捷,作短距离飞行时很像蚜虫;成虫善飞,在田、园中或河、池边,白天、黄昏或黎明时常悬飞,吸吮花蜜、蚜虫及其他同翅目分泌物,也吃蚜虫。卵产于茎、叶上,单个或成块,一蛹一批。块产时排列成鱼栅形,每个卵顶端有一细丝,各丝汇合成一胶丝块悬持于茎、叶表皮上。幼龄期3龄,经5~15天,4、5月间作蛹,1周后成虫破蛹而出,寿命长的可活1季。1年发生4~5代,主要以蛹在田、园间或枯黄叶和表土内越冬。雌1虫产卵100~300粒。幼年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在30℃的温度下,适宜于生长发育和寄生。防治主要在苗圃周边施药。

生物学习性

寄主:茶小绿叶蝉、茶棍蓟马、黑刺粉虱、茶橙瘿螨、茶黄螨、大蓑蛾、茶毛虫、茶黑毒蛾、蛴螬等。

生物学特性:田间发生世代,丽草蛉和柳叶草蛉在海南省为3~4年完成1个世代,主要以幼虫在杂草根际表土缝内越冬。成虫昼伏夜出,产卵于枝叶细梢处,或杂草、小土粒上。幼虫孵化后到三龄,有假死性。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85%左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