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长白毛怎么办?
这是水霉病,又叫白毛病,是由水生真菌引起的寄生虫疾病,主要侵入鱼的皮肤、鳃和鳞片,严重时,菌丝渗透到鱼的血液和组织内,破坏细胞,大量繁殖时,可使鱼体死亡。 本病为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常见于相对低温(15℃以下)、高溶氧水域及有流速的地方,在旧水箱中死亡率较高,新生水面养殖池的死亡率较低。我国各地饲养的鱼都有发生此病,但以淡水白鲳等滤食性鱼类发病率较高。 主要症状是,患病初期,肉眼很难发现病鱼有什么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在镜检下可观察到,在伤口或鳍条的基部有一些针尖状的白色物质,这就是水霉病菌的菌丝。如果此时不及时处理,病鱼往往会在2~3天内死亡。病程长的,菌丝可深入皮肤内部,使皮肤坏死,形成溃疡。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水霉菌不仅继续破坏鱼的组织器官,而且有可能产生抗药性。一旦发现有水霉菌,必须及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
防治方法: (1)保持水温恒定,尽量避免突然变化。 (2)清除病源,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防止水生动物接触受伤或感染的鱼类,避免水生植物过多。 (3)全池遍洒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0.5ppm),连续浸泡20min左右,然后再泼洒一次。 (4)全池遍洒硫酸铜溶液(浓度为0.7ppm),然后加注新水。 (5)外用杀菌药物浸洗,如碘溶液(浓度为5%),每隔半小时全身淋洗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也可用食盐溶液(浓度为3%—4%)浸洗鱼体10—15分钟。 (6)内服抗菌药物,每天两次,连喂3天。具体药物可以使用氟苯尼考粉、盐酸环丙沙星片剂或胶囊以及土霉素片剂或胶囊等。这些药物的剂量和方法参照药物说明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