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小型观赏鱼能混养?

尚书瑞尚书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了,但每每有人问起,还是要答一下,毕竟不是人人能把一缸鱼混养好,也不是人人有精力把一缸鱼混养好(比如我)…… 先说结论:对于“新手”来说,最好只混养两种小鱼。 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人来说,可以尝试多种鱼儿一起混养。 但无论哪种情况,在挑选和引入新鱼时,都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防翻车:

1、挑选体质强壮的个体。通过观察,选择体型健硕,游动活泼,体表光滑,没有明显伤病的个体。

2、挑选性格温和的个体。无论是混养还是单养,想要让鱼儿保持较好的状态,必须保证其性格较为温顺,不会因为抢食物、抢地盘而与其他鱼儿大打出手。

3、挑选体形相近的个体。不同品种的鱼,即使同属于一个科属,由于生活习性略有差异,也会有明显的体形区别,这种体形的不同可能会造成后期混养时,某一个体感觉“不适应”,从而出现孤僻、胆小甚至病态的现象。最好选择与要混养的鱼儿体形接近的个体。

4、挑选性别一致的个体。雌雄异型鱼在形态上往往也有较大区别,如果是公母混养,可以选择将公鱼先单独养一段时间,再放进去;如果已经买到手的是成对儿鱼,那就需要仔细观察,判断出它们的性别,再进行投喂和引种。 以上几点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就拿判断性别这件事儿来说吧!有时候并不是看外观就能分辨出来的,比如孔雀鱼的公母很难通过外表来区分,就需要仔细查看鱼鳍,看看是否完整,以及肛门部位是否凹陷或凸出。有些品种的鱼儿,公母外形几乎一样,就只能看臀鳍末端的形状了——公的臀鳍末端突出,像三角板似的;母的鱼尾端则呈圆形。

当然,最可靠、最快捷的方法应该是看一下它们的生殖器,公的生殖器又细又长,如线一般;母的生殖器又短又宽,类似棒状。 说了这么多,好像都在围绕“如何不翻车”展开,那么,如果已经发生了翻车现象该如何应对呢?这就要提到我们养水育鱼的终极目的——建立一个新的生态体系。

只要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有进有出,鱼儿自然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并逐步占据生态位,形成新的动态平衡。所以,当我们遇到翻车事件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地调整,也许会有意外收获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