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病毒有哪些?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传染病,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 其病原属于细杆菌科,细小病毒属。该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在我国也有散在发生和流行。本病的临床病理变化主要是胃肠道炎症和心肌损伤或功能失常,但脑组织不受侵犯,所以常无神经症状。 一、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幼犬,尤其2~3月龄的幼犬;发病后存活率低、死亡率高是其重要特性之一。 本病主要通过粪便、尿液散布于外界,也可通过污染物及饲料、饮水而传染。本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0~15天。易感动物多为未患过本病的幼犬或免疫史不清的成年犬,而且一般年龄越小越容易感染患病。
二、临床症状 本病通常发病突然,体温呈发作期升高达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呕吐,腹泻;发病第2~3日排出番茄汁样便血,随后出现脱水症状,如眼球下陷、皮肤弹性减退等;病程一般为7~10日,病死率接近80%。部分病犬可无明显吐泻症状或仅表现厌食,腹泻物也较少,多在发病2~3日后才死亡。 非急性期的病犬大多处于亚临床状态而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的则表现为间歇性腹泻。
三、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即可初步判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一)病原学诊断 采集新鲜呕吐物和腹泻物,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悬液进行分离培养即可确诊。
(二)血清学诊断 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诊断,简便易行。
四、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原则主要为支持疗法和保护肠粘膜屏障以及防治继发感染。 常用措施有:补液、抗菌消炎、止吐、止泻、镇静和强心等。
1.补液、抗菌消炎、止吐 可用葡萄糖电解质液、5%葡萄糖盐水、氯化钠注射液等予以静脉注射。常用的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庆大霉素等,酌情选用其中一种。必要时可配合应用干扰素。
2.保护肠粘膜 可给予思密达、活性炭粉,口服或灌服。
3.止泻 可给复方苯乙哌啶、鞣酸蛋白、活性炭、次碳酸铋等内服。若因呕吐不能口服者,可将上述药物溶于适量温水中,保留灌肠。
4.辅助治疗 可选用维生素B、C、K及叶酸,肌注安钠加和止血敏等。
五、预防
1.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原扩散。 2.及时隔离病犬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3.加强饲养管理和营养供应,以提高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