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吸血虫会传染吗?
首先,不是所有的狗都会感染狗吸虫病[1] (canine babesiosis) ,并且感染的严重程度也是千差万别,有的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有的则会因为大量幼虫在宿主体内发育繁殖而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 其次,这种寄生虫确实可以传播给人类[2-6];不过,一般来说,人很少会因为接触携带有该寄生虫的狗而发病(虽然文献里面确实有报道)。因此,从流行病学上来说,这种寄生虫感染并不能算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威胁。
目前认为犬食虫卵囊的主要途径可能是经口感染和接触感染两种途径。其中,大多数病例都可能是通过直接接触粪便被传染[7,8], 而少数的病例则是在没有直接接触粪便的情况下,因呼吸或吸入含有虫卵气溶胶而导致感染;另外,也有报道称由于输血而感染[9] 和母体子宫内感染[10,11] 的病例。 根据不同的研究,感染后潜伏期大概需要5-30天不等的时间[4,7,12];当虫卵孵出幼虫后,幼虫侵入体内开始发育并形成包囊,然后进入感染循环周期。
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具有不同的生存期,比如曼氏迭宫绦虫为4个月到一年以上,多房棘球绦虫则为一年到五年之久等[13]。对于犬来说,最常见的三种感染虫种是曼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以及伯氏裂头绦虫[14]。这三种绦虫的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发育成熟后排出成节的节片。这些节片可以被狗吞食下肚,接着在肠道中脱落、脱节并成为囊尾蚴阶段。如果这些节片进入了狗的消化道,则其中的囊尾蚴就会继续发育成感染期幼虫并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当环境中的温度和水湿适合时,这些感染期的幼虫就会在土壤中发育,成为感染第二阶段——幼虫阶段的虫体。这个阶段一般可持续数周乃至数月以上时间。幼虫会在土壤表面活动以寻找宿主,从而造成接触感染。当它们钻进宿主的皮肤粘膜组织后,就开始在皮下发育成包囊,然后再经过几周或是几个月又再次发育成为成虫或者囊尾蚴阶段[1,15]。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被感染的狗都会表现出临床症状。有些虫体的幼虫可能仅会在宿主动物体内发育成包囊,而在这种情况下,宿主本身通常并不会出现任何的症状。即使是已经形成了囊尾蚴的虫体,也并非一定就会发生感染。根据现有资料来看,大约14%左右的囊尾蚴可以一直保持着稳定,而不会有脱囊的现象产生;而有约四分之一的囊尾蚴会发生脱囊;剩余的绝大多数都会在发育过程中自己崩解死亡[16,17]。而当囊尾蚴发生脱囊时,其内的毛蚴就可能钻入宿主皮下的血管中去开始新的感染循环过程了。 当虫体的幼虫进入宿主动物体内后,通常会寄生于皮下肌肉组织和内脏器官中,但也可以直接出现在肺部[18]。因此,无论是哪个部位的囊尾蚴脱出,都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临床病症。